北京社区网 |
  • 手机客户端
  • 微信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青年艺术家打造“藏海厝” 唤醒游子心中隐秘之海
来源:中国新闻网时间: 2024-11-10 16:22:21
中新网福建晋江11月10日电 (吴冠标)沉迷于神话传说与神仙形象的创作,北京青年艺术家文那将她创造的“野生神仙”留在了世界各地。近期,她历经4年精心打磨的“藏海厝”在福建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启幕,为人们讲述一个“闽南神话”。

“这是一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,关于移民,关于海洋的故事。”文那介绍道。

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的文那,曾在中国、荷兰、意大利、毛里求斯、法国等多地画了10多年壁画,擅长融合当地信仰与风俗,创造出全新的神仙模样。4年前,机缘巧合下,文那与梧林传统村落结缘,开启了新的创作之旅。

走进藏海厝,壁画和闽南木雕造像交相辉映,“照海”“织海”“夺气”“串珠”等“自创神仙”排列有序,各司其职,展现着海洋、生产、贸易、信仰和移民等泉州元素。

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、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起点城市,分布在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达900多万,大部分居住在“海丝”沿线国家和地区;同时,泉州民间信仰氛围浓厚,素有“半城烟火半城仙”的美誉。而这些都成了文那的创作灵感。

文那在位于福建晋江的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。 吴冠标 摄

在晋江,文那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华和想象,也用心和脚步去感受着“海丝”文化和闽南侨乡文化的魅力。

“闽南人与神仙是亲近的,他们时常会去宫庙里‘唠家常’。闽南人是包容、有魄力的,他们看着我一个北方姑娘来到这里绘制自己的神仙,给我提供许多灵感和帮助,支持着我不断向前。4年下来,这里仿佛成了我另一个家。”文那说。

织海创世,照海擎镜,阿嬷串珠……文那为藏海厝里的21位神仙精心编织了21个故事,主神“照海”左右手各持一镜,既象征着海洋的风云莫测,又像妈祖一样保佑着海上船只平安航行。

10月27日,青年艺术家文那正在向参观者讲述“藏海厝”的故事。 吴冠标 摄

在文那眼中,神仙是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一种看法。“在古代,人们将自然现象理解为神迹,现代人则会用更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们。但古人鲜少用神仙去解释生活习惯、人与人的关系等等,我却希望用这种更浪漫的方式去诠释这些文化。”

以“传姓”和“夺气”为例,“传姓”象征着闽南人将自己的姓氏传播到五湖四海,留下一块块“衍派”“传芳”的门楣,让后人铭记;“夺气”则讲述了闽南渔民与大海搏斗,“夺取”海洋的财富以求生存的故事,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意。

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的藏海厝里,壁画和闽南木雕造像交相辉映,各位“自创神仙”排列有序。图为“花兽”。 吴冠标 摄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藏海厝照海殿的背后,一尊小小的“藏海”身上包罗了厝里所有神仙形象,它是整个藏海厝的题眼,象征着闽南的华侨文化、移民文化:“曾有许多闽南人背井离乡,或许终其一生都回不了故土,也不会去表述自己的乡愁,但他们内心深处始终藏着最闪耀的、关于故乡的记忆。”

“离家远航的每一个人,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大海,它沸腾在祖先的故土上,起伏在童年的记忆里,翻涌在血液中,沁刻在皮肤上。”文那告诉笔者,这就是藏海厝所表达的真正主题。

“累累花兽,乘海而归。”藏海厝里的最后一位神仙“花兽”,踏着海浪,带着曾经远行的游人回到他们心心念念却“不敢望归”的故乡。藏海厝的故事在此刻暂时落下帷幕,而文那的手和笔,还未停止。未来,藏海厝将继续成长,衍生出更多理念和愿望,成为唤醒游子故乡记忆的温柔灯塔。(完)

标签:

图片新闻
每日推荐
文章排行

关于我们 - 联系方式 - 版权声明 - 招聘信息 - 友链交换 - 网站统计

Copyright© 2014-2020 北京社区网(www.beijingshehuiwang.net)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未经过本站允许,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.

联系我们:562 662 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