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社区网 |
  • 手机客户端
  • 微信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三源里菜市场:北京城独特的烟火味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-04-25 16:09:20

三源里菜市场约200米长的通道两边排列着142个摊位

一位外国顾客正选购调料

有人说它是北京最有国际范儿的菜市场,有人说它是北京最时尚的菜市场,还有人说它是北京名头最响的菜市场……在互联网的世界里,北京三源里菜市场是个名副其实的“网红”。许多人慕名来此,或为购物,或为拍照,或为追星。走进它,你会发现,在这里可以听到南腔北调、品尝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味,每一种饮食习惯、饮食文化都会得到尊重。这里有北京城包容、温暖的一面。

在这里,买卖日复一日地进行着,人们用不同的方言、语言交流,市场里充满了独特的生活情趣。五颜六色的蔬果、活蹦乱跳的海鲜如同艺术品般,吸引着生活在北京的“生活家”们。人们在这里品尝这座城市独特的烟火味儿,体会平淡日子里的生活智慧。

留在北京的理由

40多岁的李翠芳在三源里菜市场经营着一家主营调料、奶制品、蛋制品的铺子。从老家山东泰安初来北京时,李翠芳在朝阳区团结湖附近的菜市场租了个摊位,后来菜市场拆迁,她就来到了三源里菜市场。“大概是1996年吧,那会儿这里的摊位远没有现在这么紧俏。”李翠芳回忆起当初来三源里的经历,觉得很庆幸。“以前哪里知道要卖这些进口食品,都是因为经常有客人来问,慢慢地才开始了解、入行。”李翠芳指着货架上的进口调料介绍,过去主要是外国人来买,这几年来买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了。

如今,孩子已经成家,这个摊位主要靠李翠芳和丈夫两人打理。李翠芳说,在北京20多年,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。“生意也上轨道了,积累了好多固定客户,如果我们不做了,感觉还挺舍不得这些老顾客的。”李翠芳说。

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顺源里的三源里菜市场,门脸并无特别之处,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传统菜市场,2013年经过封闭升级改造之后,因其整洁的环境、种类丰富的菜品,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顾客。走进菜市场,长约200米的通道两旁,排列着142个摊位,售卖蔬菜、粮食、茶叶、水果、海鲜、肉类、主食、各式调料等,每个摊位面积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。许多摊主都和李翠芳一样,已在此迎送了20多个春秋,经历过严冬搓着手在街边卖货,见证了三源里菜市场从一座露天菜市场到如今干净、整洁、倡导无现金支付的现代化菜市场的转变。

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老孙算是菜市场里的“新人”,他替老板管理着一个经营粮油的摊位。虽然来到市场才三四年,却已经验丰富。老孙用手指点着一袋袋粮食如数家珍:“外国人更爱买白芸豆、红腰豆、奶花豆等。油嘛,爱买橄榄油、葵花籽油等。”送走一位买了巴基斯坦大米的外国顾客,老孙感慨,三源里菜市场确实有它的特别之处,“我在这儿学到的经验,在别的地儿可能要多花一倍时间。”

国际美食集中地

由于靠近使馆区,周边还有五星级酒店、外交公寓,三源里菜市场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光顾。菜市场的摊主说,来的客人中差不多1/3都是外国人。因此,中英文价目表几乎是每家摊位的标配,许多摊主都能说上几句简单的英语,还有摊主闲暇时专门学英语。外国顾客的频频光临,让这里的各国美食日渐增多,有网友说,在别处买不到的食材可以去三源里试试。

美国女孩丽莎住在姚家园路上的一个小区,距离三源里菜市场6公里左右,每隔三五天,她就会骑着共享单车去采购一次,咖啡、调味品、奶酪,或是牛肉、龙虾。虽然来中国已经6年,爱上吃中国菜,但是自己做饭的时候,丽莎还是想买到正宗的“美国味道”。“我只吃得惯这种口味的奶酪。”丽莎笑着向记者扬了扬手中的奶酪,在丽莎的朋友圈中,三源里菜市场靠着口耳相传,名气越来越大,她经常会在逛菜市场的时候碰到老朋友。

曾经有一部名为《阿琳》的纪录片,主人公就是三源里菜市场的阿琳,来自福建龙岩长汀的她,帮嫂子经营着一家东南亚特色调料店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小店已经有了许多来自广东、香港、东南亚的老顾客。

“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,网络也发达,许多年轻人喜欢自己做世界各地的美食。”老孙说,一到周末,总能看见年轻人举着一张长长的清单挨个摊位买食材,“基本没有买不到的。”

慰藉乡愁的地方

5年前,为了帮女儿带孩子,55岁的刘女士从江苏老家来到北京。长期生活在北京,刘女士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天气、交通、环境,唯独对买菜这件事耿耿于怀。“我们小区附近的几个菜市场都太小了,品种不多,菜也不够水灵。哪像我们老家的菜市场,一大片一大片的,尽是当地产的时令蔬菜。”说这些话的时候,刘女士已经在三源里菜市场巡了一圈,“这里的菜品种挺全,不过价格也比别的菜市场贵呢。”刘女士说,生在水乡的女儿自小爱吃鱼虾,但是在北京却难买到地道的湖鲜,只能时常买些海鱼海虾给女儿解馋。同小区的邻居带着刘女士去过一次三源里菜市场,那里品类丰富的海鲜让刘女士看花了眼,自此之后,每周刘女士至少去一趟。海鲜摊主章春凤便是在那时结识的。

第一次在章春凤那儿买蛏子时,刘女士顺嘴问了一句“您是哪里人”,章春凤答“浙江的”,一下让刘女士多了几分亲近感。“江浙离得近嘛,就像碰到老家人一样,觉得亲切。”于是,只要买海鲜,刘女士就直奔她的摊位。

三源里菜市场有好几个海鲜摊位,从常见的蛏子、花蛤到澳洲龙虾、挪威长脚蟹,应有尽有,可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。几乎每一个摊位都有自己的老主顾,多年的交往,摊主们多半对老顾客的口味喜好已经很熟悉。“比如有些顾客只买南方来的海鲜,有些则相反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,口味是很难改变的。”一位海鲜摊主说。

这一趟逛下来,刘女士很高兴,因为她买到了马兰头和豌豆尖,这些菜在北京别的菜市场不易找,却是春天的老家最常见的菜,也是一家人最想念的春天滋味。

标签:

图片新闻
每日推荐
文章排行

关于我们 - 联系方式 - 版权声明 - 招聘信息 - 友链交换 - 网站统计

Copyright© 2014-2020 北京社区网(www.beijingshehuiwang.net)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未经过本站允许,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.

联系我们:562 662 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