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1日下午,广西桂林的桃花江上一艘18米长的龙舟赛船逆流而上。13时30分左右,赛船发生侧翻,舟上的人全部落入水中。挣扎间,另一艘赛船从旁靠近,试图营救。但很快,救援赛船也发生侧翻。一名目击者称,“水里的人求生欲太强,把过来的那只龙舟也扒翻了。”据统计,两艘龙舟上共约60人落水。截至当日22时30分许救援工作结束时,共有17人遇难。(4月23日《新京报》)
在“山水甲天下”的桂林,盛行划龙舟,当地俗称“扒龙舟”,“十年一大扒,五年一小扒”是沿袭千年的传统。今年恰逢“十年一大扒”,却遭遇了龙舟侧翻事故,据说,这起事故是近年来中国水上运动发生的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起事故,让人不仅悲从中来。正如一篇新闻报道所说,这起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,诸如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、水上运动专业知识薄弱,等等,是值得桂林当地认真汲取的教训,也是龙舟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其他地方,必须加以防范的。
一次划龙舟活动,为何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?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介绍,原因主要有四:第一,龙舟上大多数人员都没有穿救生衣;第二,事故发生于滚水坝区域,水情比较复杂;第三,落水者已进行较长距离的龙舟划行,落水时体力快透支,难以及时摆脱危险区域;第四,近期桂林的降雨导致桃花江水流浑浊,水流较快,危险性增加。由此可见,划龙舟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、水上运动专业知识是何等薄弱。救生衣之于降水期划龙舟,相当于安全带之于高速驾车,一旦缺失,发生险情时风险定会大大增加。何况,拦水建筑物——滚水坝,在专业水上运动领域被公认为是“死亡禁区”?
惨痛事故发生后,分析导致事故的主客观原因是必要的,以吃一堑、长一智。当然,还应该反思对这类水上活动、运动的监管缺失、规范缺失。据报道,桂林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,该次龙舟演习系村民私自组织,此前曾报备但并未通过,事发前一天还进行了安全警示。可见,村民们是置相关部门的安全警示为儿戏了。即便如此,相关部门也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责任。比如,并未通过报备的龙舟演习为何能下水?这恐怕与监管部门只知坐在办公室里监管,从而让报备制度成了儿戏,密切相关。
尤其是,桂林“扒龙舟”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性水上运动,作为当地的招牌性体育赛事,早在2010年就被列入广西非遗名录,相关部门对这一非遗活动的规范到位了吗?对专业知识的普及恐怕也未必到位。据报道,在当地,龙舟队员一般没有穿救生衣的习惯,也常有冲越滚水坝的行为,可见专业知识的普及还存在很大差距。相关部门至少应为龙舟训练划出安全水域,对危险水域予以重点提醒,严禁进入;同时对龙舟活动的组织方、参与者开展安全培训,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;还要健全完善制度,对“私划”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罚。
痛定思痛,桂林龙舟侧翻事故的教训也值得其他地方汲取。据报道,最近几年国内龙舟竞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,成为可“媲美”马拉松的热门项目。在中国龙舟协会官网上可查到,今年3月到12月,有案可查的大型专业龙舟赛事有27场,这其中还不包括桂林这样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龙舟赛事。国家相关部门从顶层制度入手规范龙舟运动刻不容缓,但愿桂林这场灾难,是一个契机。(何勇海)